爱游戏体育-缺乏边路进攻的曼联,是对伟大历史的侮辱

在曼联主场0-2不敌布莱顿的比赛中,老特拉福德球场响起了零星嘘声,这并不是因为输球本身——曼联球迷早已习惯了球队本赛季的起伏不定——而是因为一种更深层次的失望:一支曾经以边路进攻为荣、以边锋为灵魂的球队,如今竟在比赛中几乎无法完成一次像样的传中,记者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向主教练提问:“曾盛产边翼的曼联,如今如此缺乏边路进攻,您是否认为这是对俱乐部伟大历史的一种侮辱?”

这个问题像一把利剑,爱游戏体育刺穿了曼联近几个赛季以来最核心的痛点。


曼联的辉煌历史,几乎是与“边锋”这个词紧密相连的,从乔治·贝斯特那魔幻般的盘带开始,红魔的血液里就流淌着边路的基因,贝克汉姆的“圆月弯刀”传中,精准得如同制导导弹;吉格斯的风驰电掣,在左路留下无数传奇篇章;再到C罗的横空出世,将个人突破、内切射门演绎到极致,即便是后来,安东尼奥·瓦伦西亚、纳尼等球员,也曾在弗格森爵士的调教下,在边路掀起过风暴。

边路进攻,不仅仅是曼联的一种战术选择,更是它的身份象征,是其吸引全球无数球迷的美丽足球哲学的核心,老特拉福德的“梦剧场”,之所以为梦剧场,正是因为这些边路艺术家们能用双脚描绘出最绚丽的画卷。

如今的曼联,这幅画卷已然褪色,甚至变得空白。

本赛季的数据触目惊心:曼联在英超的场均传中次数位列联赛中下游,成功传中率更是惨不忍睹,与布莱顿的比赛,全队尝试了27次传中,仅有5次找到了队友,边路球员习惯于内切,或者回传安全球,缺乏那种一往无前、下底传中的勇气与决心,拉什福德状态低迷,更像一个偶尔切入禁区的影子;安东尼的贡献远低于其高昂的身价;加纳乔充满活力但缺乏稳定性与决策能力。

缺乏边路进攻的曼联,是对伟大历史的侮辱

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,是建队策略的混乱,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投入巨资,却未能签下真正具有统治力的传统边锋,引进的球员要么风格重叠,要么不符合战术体系,导致边路人员储备看似丰富,实则同质化严重,缺乏爆点和创造力。

战术打法的模糊,从索尔斯克亚到滕哈格,教练更迭带来的战术思路变化,使得球队缺乏一以贯之的进攻体系,中场控制力不足,无法为边路球员提供稳定的支援,边后卫助攻后的空档又常常成为对手反击的突破口,导致球队在攻守平衡中陷入两难,最终往往选择更为保守的传球方式,牺牲了边路的锐利度。

最重要的是,那种曾经刻在曼联骨子里的冒险精神似乎正在消失,过去的边锋,接到球的第一想法是突破、过人、制造杀机,而现在,我们更多看到的是犹豫、横传和回传,这种心态上的保守,或许比任何战术短板都更可怕,它意味着球队正在失去自己的DNA。

缺乏边路进攻的曼联,是对伟大历史的侮辱

正如那位记者所言,这确实像是一种“对伟大历史的侮辱”,侮辱并非源于一时的成绩低迷,而是源于对自身传统的背离,曼联的传奇们用双脚书写的历史,是一本关于勇气、创造力和进攻精神的教科书,而现在的球队,仿佛还没有读懂,甚至快要合上了这本书。

球迷们的愤怒与失望,并非苛求,他们并非不能接受失败,但他们不能接受以一种失去灵魂的方式失败,他们不能接受在梦剧场看不到两翼齐飞,看不到下底传中,看不到那种让对手胆寒、让观众沸腾的边路突击。

对于主帅滕哈格而言,他面临的不仅仅是一场比赛的胜负,更是一场关于俱乐部灵魂的保卫战,他需要从训练场开始,重新点燃球员们心中的火焰,简化战术,明确要求,赋予边路球员更多的自由和信任,俱乐部管理层也需要进行深刻反思,在未来的引援和青训建设中,重新将“边锋”特质置于优先位置,找回那失传的技艺。

历史的重量,既是荣耀,也是鞭策,曼联的伟大,是由无数个在边线上下翻飞的红色身影共同铸就的,他们不应该被遗忘在历史的故纸堆里,重新激活边路,找回那种让对手闻风丧胆的进攻宽度,不仅是为了赢回比赛,更是为了赢回尊严,为了对得起那一段辉煌的历史,和那些曾经、并依然深爱着它的亿万颗心。

路在脚下,更在边路,曼联是时候回家了。

发表评论